帶式壓濾機的工作原理是把壓力施加在濾布上,讓上下張緊的濾帶夾帶著污泥層在S型排列的輥壓筒通過,靠濾布的壓力和張力及剪切力使污泥脫水,并實現連續生產。不同生產廠商的帶式脫水機其結構略有不同,但是一般分為四個工作區:分別是重力脫水區、楔形區、低壓脫水區、高壓脫水區。
在進泥性質相同的條件下,衡量帶式壓濾機工作性能的要素主要是處理能力和脫水效果。作為脫水中第一階段的重力脫水,主要分離絮凝后料漿的自由水,使料漿失去流動性,其脫水效率最高、脫水量也最大。一般來說,重力脫水區可脫去污泥中50~70%的水分,使含固量增加7~10%??梢?,重力脫水區的有效性對之后的脫水效果有著重大影響;同時也決定著帶式壓濾機單位時間內的處理量。重力脫水時間與重力脫水區長度與濾帶行走速度有關。在通常情況下,重力脫水時間與擠壓脫水時間之比為1:1。對于難脫水的料漿來說,重力脫水時間要求1.5:1。但重力脫水段過長受到機械結構的限制,對濾帶跑偏有較大影響。帶式壓濾機重力脫水區完成預脫水一般僅依靠污泥自身重力,因為過濾時間和重力脫水區長度的限制,導致污泥在這一部分脫水效果并不理想,一個直接后果就是進入壓榨區域的污泥仍然有著相當高的含水率。因此,當壓榨輥施加較大壓力時,濾帶中的污泥很容易產生外溢;而施加較小壓力時,最終脫水效果又受到影響。要解決這一問題,可增加預脫水裝置,如具折流結構的進泥箱。
目前,市場上現有帶式壓濾機的進泥裝置均為簡單箱體結構。通常是污泥和藥液經混合裝置混合均勻后通過法蘭連接由進泥口進入箱體中,而后通過進泥箱傾斜溜板流入重力脫水段。由于進入箱體內的污泥流量大,而進泥管管道的管徑相對較小,從而使絮凝后的污泥進入箱體后流速很大,污泥在進泥箱中停留的時間很短,甚至未經停留就直接沖到重力脫水段運行方向的前端濾帶上,致使絮團發散,且濾帶長度方向不能充分利用,其相當于縮短了污泥重力脫水長度,導致直接影響污泥脫水效果,使泥餅含水率較高。
更多污水處理的技術資料歡迎關注:www.chinaairport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