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污水廠普遍采用機械方式對污泥進行脫水,脫水污泥含水率一般在75~85%,呈膠質粘結狀。污泥具有“四高”特點:一是含水率高;二是有機物含量高,很容易腐爛惡臭;三是重金屬含量較高;四是病菌含量高,含有大量的細菌、寄生蟲、病毒。污泥不經過無害化處理,任意棄置,簡單填埋,容易污染空氣、土壤和水源,嚴重威脅人體健康和環境安全,污泥具有“環境殺手”之稱,污泥造成二次污染后再去治理,將付出更高代價。
一:一次脫水污泥和污泥改性劑在污泥改性混合機內快速、均勻的混合。改性劑主要作用原理:破壞細胞壁、使膠體脫穩,從而起到降低污泥持水性的作用,使結合水轉化為“脫穩水”;使污泥“顆粒華”、“孔隙化”,有利于后續深度脫水階段的分布和脫水。
二:改性后污泥輸送到連續深度脫水壓榨機,在高壓、密集作用力下實現污泥脫水。
連續深度脫水壓榨機主要工作原理:反復、多次高壓壓榨改性污泥,使壓榨污泥形成5-10mm多孔隙薄片狀(見圖2),確保脫穩后的水分被充分擠出。
注:過厚和過于密實的泥餅將造成脫穩后水分仍滯留在泥餅內部。
三:深度脫水后的污泥的持水性大幅度降低,且泥餅孔隙率大,放置固化后污泥含水率持續降低。